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zwb0811 的博客

条条道路都可能通罗马,这里是一条未必最好但肯定能到的(段永平)。

 
 
 

日志

 
 

对投资的理解过程(5)  

2016-02-05 23:11:59|  分类: 段选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现金流折现就是一个思路,用教科书中的公式也是算不出具体企业精确的现金流的。正如当你认为一个人胖的时候,不需要称重就可以看出来时一样,现金流折现的现实意义就已经有了。公式的教条化对投资人来说根本就不需要,甚至浪费时间。企业是不是很有价值,能大致的评估即是投资人的基本能力,也决不是用市场的波动来衡量的。当一个人还处在受股票价格波动期间而不由得反复“称重”的时候,无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人性随着价格在骚动,实为无法明晰在市场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另一个原因一定是还处在不怎么了解这个生意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必然。总的来说,当你无法相信这个企业在未来是如何给你带来财富的时候,将注定使你无法摆脱波动不停的价格对自己人性的束缚,在每日里跟踪价格来计算财富的人,心态不可能稳定,结果也注定与财富无缘。他们纵是有聪明的智商,但也永远无法体会到价值投资人所具备的巨大优势,诚然在市场上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开人性必有的扰动,价值投资人也不能例外,但这不是坏消息,因为懂得价值的人同时也一定会最大程度的理解了市场,这种优势让市场给价值投资者提供了无数的机会让投资者抵消了“自我”的干扰,致使低风险高利润带来的轻松和快感也不能被门外的人所体会。巴菲特说“无法让鱼体会岸上行走的乐趣”,很生动的说明了这样的市场格局。
段总曾经举过很多投资即“现金流折现”的实例,对每一个人,这其实也是属能力圈范畴的事了,是一个细化而且必需认真对待的事情,如果认清了什么叫投资,明白自己的能力圈在那,剩下的事情除了在极少的时间利用市场的波动来下手外,大部分时间就只能用在如何理解你投资的企业怎样赚钱(行业空间,生意模式,护城河),进而测算我能得到多少——现金流(折现),或者如何安排生活上了,然后,再没有什么闲心可操。

每次看段总投资时点对企业的思考,无形中总是比对着自己所青睐的标的,有些许不同的着眼,但投资的本质共通。对企业的前景或者空间的认识上在段总这里得到了最初的启蒙,感恩不尽,段总思考的缜密让人佩服,而且浅显易懂,这种思路还是要经常细细的揣摩,投资的原点就是这样

告一段落吧,感谢那些把以前的对话记录下来的人(只是一很小片段),而且自觉组织的层次也较为完整,也就没事也拿来瞎叨叨,好像有点……,明白的都明白,不明白的我也无法说的更明白,自觉投资的道行差得远,多少知名的投资大家也没赚多少钱(但我相信所有能赚大钱的办法,都写在刑法里,自己就不要造次了,也就从没打算过把自己的投资案例也拿来显摆,估计相当长的时间里也还是不会,因为真没有什么。在这里只是记录一点自己的随想,自知离成熟还有相当距离,敬畏的态度不敢忘怀。可以肯定的说,任何自认功成志满的人只不过是人性的反应,欲望的躁动,无疑还是没有认知到它的危害性,仍然还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处境。学无止境,坚信知道自己知道的,剩下的还是要交给市场最合适,世界上从没有见过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以包打未来见长,包打未来的人只能说明还无法避开人的劣根性,除非“专家”,结果如何,也不用证明。
有一条:做对的事情,把事情作对,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里,唯一可保证的是,还会犯错,而不失原则、方向正确时,这个可以有,学会修正也可以有,其实,现在所花费的时间大致就都用在这了——修行,坚信自己,把握自己,好的结果自然而来。


说点题外话,李杰职业投资是一种很尴尬的职业,熊市的时候别人会很怜悯的看着你或对你视而不见。到了牛市,所有人又都会热切的扑向你,热情的让你浑身不自在。总之这个职业通常很难得到外界正常的理解和对待,但它本质上的纯粹自由和形式上的简单直接,以及对“正确”的丰厚奖励,实在可以弥补一切。

继续往下看,段总投资苹果的逻辑支点:


说说我喜欢苹果的一些理由。这不是论文,想到就说,没有重点和先后秩序。

1.苹果的产品确实把用户体验或消费者导向做到极致了,对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超越甚至接近(对喜欢苹果的用户而言)。

2.苹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或者说生意模式或者说护城河已经形成了(光软件一年都几十亿的收入了)。

3.苹果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见到任天堂做到过(sony的游戏产品类似)。

单一产品的模式有非常多的好处:

a.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将产品做得更好。比较一下iphone系列和诺基亚系列(今年要推出40个品种)。苹果产品的单位开发成本是非常低的,但单个产品的开发费却是最高的。

b.材料成本低且质量好, 大规模带来的效益。苹果的成本控制也是做到极致的,同样功能的硬件恐怕没人能达到苹果的成本。

c.渠道成本低。呵呵,不是同行的不一定能明白这话到底有什么分量(同行也未必明白),我是20年前从任天堂那里学会的。那时很多做游戏机的都喜欢做很多品种,最后下场都不太好。

4.苹果的营销也是做到极致了,连广告费都比同行低很多,卖的价钱却往往很好。

5.苹果的产品处在一个巨大并还有巨大成长的市场里。

a. 智能手机市场有多大?你懂的!

b. pad市场有多大?你也会懂的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65)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总而言之,我认为苹果现在其实还处在其成长的早期,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

扣掉现金的话,苹果的今年的未来pe只有12-13倍啊,明年可能要到10以下了。

当然,以上我说的这些点中的任何一点的改变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苹果,如果有苹果的股票的话,就要留心这些变化了。

我认为Jobs如果真请长假的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苹果的业务不会有大影响。

--------------------------------------------------------------------------

两年前写下面这篇博文时,乔布斯刚刚再次请病假没多久,记得当时苹果刚刚发布完earning report,自己突然悟到实际上没有乔布斯的苹果会依然继续强大。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大量买入苹果的。

两年过去,没有发现当初买的理由有任何变化,所以没有过任何卖的想法。

在雪球上我说过自己的观点:300多的苹果很便宜,400多的苹果也很便宜,500多的苹果依然不贵,今天再次重申一下。

个人观点,巴菲特说的the right kind of business, with right people, at right price这三点在苹果上体现的非常充分,拿着能睡好觉。the right kind of business指的就是好的生意模式,好的生意模式建立在强大的企业文化上。

本人喜欢苹果生意模式的很重要的一点来自于自己在消费电子20多年的体验,苹果是我一直梦寐以求但似乎难以达到的生意模式,现在居然可以就这么实现了,why not?

有一个小小的发现:我发现多数关心苹果的投资者(无论多空)都有点太在意苹果眼前的东西了,其实一两个季度的表现没那么重要。

--------------------------------------------------------------------------

再次强调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概念,每个人应该坚持不懂不碰的原则,不然早晚会掉进去的。同时再次建议不要跟随任何别人买个股,除非自己能真的懂自己在干什么。

自己偶尔会提到个股的原因只是想找个例子说明一下自己对投资的理解而已。

今年的第一个投资的大决策就是在一月二十一号买进了苹果,把去年赚的钱都放进去了。

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或多或少地关心苹果,但就是没认真分析过,大概是因为自己老是满仓的缘故。1.21由于股权到期日,要释放了不少资金出来,在压力下突然想明白了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65)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买苹果的灵感其实是来自博友的提问。记得前段时间我在这用苹果举过一个什么股价叫便宜的例子:如果你觉得苹果值5000亿的话,那3000亿就是便宜,虽然他曾经只有50亿的市值。

其实我个人认为,苹果有可能会是地球上第一家年利润过500亿美金利润的公司(过多少不敢说)。也许苹果会是第一家市值过万亿美金的公司(这个取决于市场会有多疯狂)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65)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2011-02-08(注:2015年已实现并超过了500亿利润,佩服段总的前瞻性)

网友市值过万亿美金!很想知道段总是怎么算出来的,能不能简单说几个依据?是不是拿苹果和微软比较,我们每人的电脑上都装了微软,给微软1000,如果每人都买苹果,给苹果5000,现在微软2000多亿,那么苹果就1万亿了?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65)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不管怎么样,现在追高苹果都有点趋势投资的感觉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65)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2011-02-14

苹果现在手里有600亿现金,去年4季度的盈利已经过60亿了。如果苹果达到500亿以上的年利润,5000亿以上的市值是非常合理的。一万亿只是一个说法,要看苹果后续的发展情况。

我决定买苹果以前主要想的是他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成长,有多大的空间可以成长,威胁都可能来自什么地方,等等。

我不去想他现在的股价和过去的股价,尽量用平常心去看这家企业。以我的观点看,苹果年利润有一天达到800亿或更多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觉得我买的价钱还很便宜。

我不懂你说的所谓趋势投资是什么意思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65)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

总而言之,我想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不过,要认为苹果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自己也很遗憾为什么以前一直没花功夫去想一想。

过去没想的主要原因则和你现在的想法差不多。

网友段总一定是用了苹果的产品才对苹果的未来这么有信心吧。还有没有去苹果公司做实地调研?

我想这么大的市值的公司成空间相对总是不如当年小市值的网易的。

原来大家一致担心的乔布斯的健康算不算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苹果的产品离开乔布斯一定做不到这么好吧?就好象没有詹姆斯谁能拍出阿凡达呢?

在一个公司风头最劲的时候买他的股票,我总觉得有点趋势投资的感觉,呵呵。当然段总用平常心看苹果价钱还很便宜那一定是笔好买卖了,呵呵

段总对苹果的理解程度我是一定望尘莫及的,见笑了2011-02-15

苹果的上升空间当然远不如当年的网易,可当年的网易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现在就算碰上了,对我的帮助也不大。

苹果这样的公司难道还要去公司看?那能看到什么?

我只是somehow突然想起来要认真看看苹果,以前老觉得Jobs个人太厉害了,是个报时人,后来突然想明白其实现在他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至少在未来几年里。

毕竟我们是同行,虽然差距还比较大,但有些东西容易搞懂一些。




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马祖道一禅师

网友:我把能找到的有关老段的资料看了十几二十遍了,特别是采访视频, 我放在iPhone上,闲下来就看一段.感觉上老段为人行事暗合佛理常在定中. 只是老段是个无神论者,所以不敢冒昧,今天正好老段转了一个说佛理的帖子,斗胆讲几句,请老段指正.

佛学讲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跟价值投资的道理颇有共通之处.投资里面有很多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要去做,这就是"戒",比如不借钱不做空不买不懂的业务.只有了解和领悟到很多事情不能做,然后心里才会"定", 不会受指数的影响,不会受某一条无关大局的正面或负面消息的影响,不会因为央行的货币政策而改变了投资策略,不会因股价的短期涨跌坏了心情等等,心里安定了,就能洞察事情的本质,看得长远,也就是生了智慧,佛理上讲的"清净心生智慧". 

世间好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像高尔夫,桥牌,斯诺克这些运动和游戏跟投资就有相通之处,能否胜出关键是减少犯错特别是不要犯大的错误,难怪Buffett喜欢打桥牌,老段喜欢高尔夫.

扯远了,就老段转贴中的平常心来说,其实有平常心的人已经不是常人了,老段就不是常人.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65)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2011-03-25)

段:平常人都难有平常心,包括我自己在内,所以要随时提醒自己。

我个人理解,佛理其实就是这么多年来很多人对智慧的总结,平常人如果努力的话,也是可以悟出佛理的,因为佛理本来就是以前的平常人悟出来的。千万不要神化神,因为神就是被神化出来的。

08. 博文:《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2011-12-24)

网友R:阿段能否搞个博友见面会,挑选一部分博友,聊一两个小时。虽然说该说的您都已经说了,我还是希望能有面对面的交流机会。(2012-01-03)

段: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65) - 方胜 - 方胜的博客怎么挑?你们能来美国吗?或许搞个慈善募捐会,每人捐100万(包括本人在内),然后见面聊一次?我倒真是觉得舍得捐100万的人大概是会认真去悟的,就像我当年见老巴一样。见了老巴以后这几年我觉得我对投资的理解确实有了很大进步。

网友Z:我觉的不是充要条件。。。可能我还没悟到那个程度。

段:不是悟的充要条件,但可以是见面的必要条件哈。


要相信的是:做对的事情最后会有好结果,或者说做错的事情最后会有大麻烦。至于把事情做对则是个过程,有时候快有时候慢,需要投资者耐心等待。


网友H:大道您好!说来惭愧,我作为晚辈,社会经验贫乏。您能讲讲“right people" 吗?如何分辨哪些人可以交朋友,可以信任。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比能力更难分辨,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能谈谈您自己的感受吗?感激不尽!(2013-02-13)

段:我告诉不了你但时间可以。不过你能想到一个人道德水准比能力更难分辨,说明你已经开始明白了。另外,大概没人是可以绝对明白如何分辨的,我猜。



在一个不真实的年代里和一个充满谎言的生活中,好好地做一个“人”,比做一个好人,是一件更为困难但却更为重要的事情。


(完)

  评论这张
 
阅读(18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