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当然认为安全边际的作用是大大的。即使对企业“不变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对“世界是不确定”抱着敬畏时,强调安全边际怎么说都不过分,但是,还是很显然的看出,安全边际仍是一种对不确定世界的“对抗”,所以投资人才会看到成功总是属于概率意义,如何顺应这种“确定”与“不确定性”肯定是一个艰难的课题,至今好似没有找到实质性解决之道,特别是在上涨的途中加仓,更是需要格外在意,也许动态平衡的操作策略是迎刃而解的万全之策,而这又需要强大的内心来支撑,并要有坚实的认识功底,而这些可能要改变原来的操作认识,甚至是一种在不违背价值投资基本原则框架下的颠覆,显然,在现阶段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得到的。
而这一切是可以归根结底到还是对企业的认识不够清晰(就像买公寓,持有等于买入,不买入就等于卖出,未免有点冒失),直接反映在持股(加仓)上的结果,就是买的不多的在上涨(追涨的在涨),买的不少的在下跌(抄底的在下跌),当然这也是心理上的(其实也隐含当初的思考),目前看来基本都是安全的,这使一切有待实施的策略有了保证。已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并对所持标的理清条理(这一篇很重要,确实不很容易),留给时间过渡。)
经过几天的探讨,越来越有点意思了(2013.3.22)
张东伟:在投资思维上,万不可一上来就用一些大的概念来“套”具体的投资思考。很多人对一家企业还未有充分的认识,就先问:它是大消费的吗?它是环保类的吗?有安全边际吗?不。这是概念化思维。首先应被一家企业的特质所吸引,然后……。想到了以前写的一篇杂感12——意义、意思与投资
http://t.cn/zOnKebk

持有是否等于买入?这个问题想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想明白。
之前看到阿段对这个问题有过两个评论:
-----------------
1. 在每个时点看好像是等于的,长期看则不等于,因为交易的机会成本太高。
2. “持有是否等于买入”其实在每个时点都是对的,时间越短对的概率越大。这也正是困扰很多人的地方。
老巴在讲when to sell a business的时候其实讲得蛮清楚了,大家不要希望看一遍就能真的看明白的哈,老巴自己也说他花了好多年才大致明白的,我自己现在大概也是在大致明白的阶段。
-----------------??
我没想明白的问题是:
1. 如果考虑交易的机会成本,那持有是否也有机会成本? 如果都需要考虑机会成本,那为什么交易的机会成本会高于持有? (从长期角度看,一边是多个单次交易机会成本的叠加,另一边可以看作是多个持有机会成本的叠加?)
2. 实际中会存在情形:自己懂的好公司处在一个自己愿意继续持有,却不太愿继续买入的价格。 但在逻辑上似乎存在矛盾?如果说是因为继续买入需要考虑安全边际(包括理解程度和价格),那继续持有是否也应该同样的考虑安全边际?
3. 从非上市公司的情形来思考,确实很多时候这样想能更容易接近事情的本质。但在“持有是否等于买入”这个问题上,好像不太能用上这个思路?
回复
期待段总进一步解释如何理解:持有等同于买入,这个问题会困扰很多人,我也其中之一。因为现在持有的标,但不代表我现在还要买。
毕竟时间变化,投资的标价值也在慢慢兑现,相当于手中其他的标来讲也许现金接着买不一定是最好选择。
若从认识角度来讲,持有一定自己看得最懂,若有现金也就只有买这个标也是可以理解。不知道这两个角度应该哪个正确。谢谢。
回复
假设你买了一套公寓出租,你会怎么看你那套公寓?每天打算卖吗?其实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你认为你买的是一家非上市公司,你就能明白这点,不然明不明白都不重要。
(经过几天的探讨,越来越有点意思了,好像也有点大致明白的意思了(2013.3.22))
没急着回,想了两天。持有就是等于买入,房子租金下降到9.5%回报率,不卖,当然是持有,持有意味着你愿意用现有房子的价钱买了一个9.5%的回报率的房子。<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从持有公司来看,也是持有等于买入,如果是自己经营公司,不会因为一年的业绩不好就会卖掉,不卖就是继续持有,持有还是意味你愿意在现有公司价值上愿意接受这一年的业绩,不会因一时的业绩好坏卖掉吧!
回复
“持有是否等于买入”?或者说“只持有不买入是否等于卖出“?
当你自己百分百的拥有一家公司时,你就会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公司的盈利能力上了吧?
当你自己百分百的拥有一家公司时,你就会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公司的盈利能力上了吧!
你肯定会选择在自己能力圈内,盈利能力最好的公司吧?!
一个农民有一片苹果园。
农民买苹果园的时候花了3块钱(假设内在价值是10块钱),他会很乐观。
当有人对他这样说“老兄,我花3块钱买你的果园吧(假设内在价值还是10块钱)。你要是不肯卖给我,那我就卖给你一块相同的果园,出价也是3块钱。你看如何?”
农民想“我就是一个农民,以我的能力也就会些和种植相关的行业。
现在我不想卖给他,但是也不想买他的,虽然目前这个生意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可谁知道今后在我的能力范围内会出现什么更好机会呢,毕竟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嘛。我宁愿选择种着果园的同时等待新的机会。
我还是持中性的态度(不想再买了也不想卖掉它,这时持有就是持有)。
但要多长时间会出现新机会,我不知道,我一农民没有那能力。
我到底是要买入更多,或者持有,或者卖掉。都是相对于我自己的机会成本和苹果园的内在价值而言的。”
农民回答说:“我不买也不卖。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我就种着我目前所拥有的苹果园吧。”

回复
谢谢你的分享,我前面是把(持有等于买进)或(只持有不买入是否等于卖出)当作一个是非题的思路在想,段总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但不经过你这么解答,还会想不明白的。
回复
我想你大概是明白了。举个未必不太恰当的例子,过去医学界对付癌症都希望找到打一针就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大概都明白这种方法并不存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