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zwb0811 的博客

条条道路都可能通罗马,这里是一条未必最好但肯定能到的(段永平)。

 
 
 

日志

 
 

谈企业类型与投资态度——可以自信心爆蓬吗?(转)  

2012-02-10 10:47:21|  分类: 福探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近来,诸如万科、招行、茅台等企业被一些新闻人物和众多基金一致地奉为经典,对媒体发表一些诸如闭着眼睛随便去买、,说这些企业已到了无论什么人经营都可以经营好,且未来长期的辉煌已经有了高度的确定性

       没错,象招行、万科这类股票近两年来表现优异。而且这些企业目前展示给市场的基本面,也的确非常优秀。但是,这是否可以说投资人已经找到了可以放心睡大觉、就象巴菲特对于他的可口可乐等企业那样的信心的企业了呢?

      这要从对企业的认识以及我国目前企业的基本状况谈起。

      按照大师们的分类,对于那些业绩表现良好、容易引起市场关注的企业,可以分为三类(以美国企业为例):

1经典性企业。指那些建立了很长时间,走过了很多商业周期循环、经历了经济衰退考验、具备良好的企业组织结构、拥有强有力的全球化产品和市场位置的企业,如通用电气、可口可乐和迪斯尼公司等;

2卓越型企业。指已存须一段时间,但发展历史仍相对较短的企业,它在一些新兴领域和行业内快速发展,如思科、微软等;

3新兴企业企业品牌是新创立的,甚至所从事的行业也是新兴的,这类企业没有多少历史记录可以追踪,如yahoogoogle等等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按上述分类,基本上全是新兴企业(连卓越型的也很少)。它们的一大特点就是经营的不稳定。中国的“经典型”企业,恐怕不是我们这代人可以去谈和看到的,“卓越型”企业,恐怕也不是现阶段一般的投资人可以看出的,因为还没有那样的环境和历史。

   中国实施市场经济,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才十多年,也正逢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基本没有经历大的经济起伏,且主要属在产业的中低端摹仿型和追赶型经济实体。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出来的企业,长寿命的企业极少。短寿命的企业之最大特征就是所谓“抓机遇”而“高速增长型”的。但是,这种企业的经营经验和企业要素的资源上,恰恰是最稚嫩的。很难做到具有长期抵御行业景气波动的能力。那些最优秀的企业的掌门人,实际上一直是对自己的企业怀有对未来“时刻警觉”,“如履薄冰”的。而我们有些“优秀投资人”呢?在某一两年或某几年取得了点二级市场的投资业绩,就已经觉得自己已经象巴菲特那样的对他的企业放心的程度了。

   看看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投资过程吧。可口可乐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已经是闻名全美的大牌饮料制造商了。但为什么巴菲特对之到了80年代(按这里的pxj9902网友的说法,巴爷对之观察研究了50年才对之下手)才敢对之进行重仓的投资呢?现在的人们似乎可以说可口可乐如何如何优秀,但是,在几十年前,连巴菲特这样的对企业鉴别力超一流大师也不敢对这种企业轻易下结论,更不要说投资了。

  我个人的体会也如此。对于那些在一个巨大行业中进行的同质化经营或服务的中小企业(招行、万科均属此类),其研究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你根本没有办法去“确认”它们长期的未来是否象你想象中的那样“优秀”。比如,象天士力,我跟踪研究三年多了,虽然早就有一定的看法,但至今也不敢对之未来有个确切的结论(从未对其有过“估值”),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在我的投资原则中,没有经过估值的企业,决不是可以什么时候都“闭着眼”可以买的股票。什么样的企业比较容易看出它们是“非常超值”的呢?就是那些业务极其简单,具有明确的政策性或资源型“保护”下的阶段性“项目型”公司(它们很容易估值),但这类企业通常只能看到未来数年。它们才是真正能让我放心买而睡得香的股票。通常,这类股都不是市场中的热门股(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彼得林奇和格雷厄拇的观点:除非早就买了,否则决不会去碰那些市场中“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

   在目前一片寻找“大蓝酬”的热潮中,保持一份清醒,象企业家那样对自己要投资的企业保持忧患意识是必要的。最要不得的是,在对一家企业认识态度上,明明没有巴菲特的才能,但却有“巴菲特”式的自信(甚至自我感觉就象巴菲特一样)。要知道,中国还远没有到能产生巴菲特——包括能具有象巴菲特那样的自信——的时代和环境。

                                                                                                     2006-11-28 15:49:00  

--------------------------------------------------------------------------------------


 

我这里想说的是,对于企业的认识,其实我们都是初学者或“新手”,不只是因为我们聪明与否,而是历史阶段决定的。如果我们生活在60-80年代的美国的市场中,那我们这代人中真的可能出现“巴菲特”,但是,我们是生活在现在的中国,真正长寿命的高价值企业我们基本上还都没见过,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学习,而不是自命不凡或自以为已经是巴菲特。那样的心态,不是自信,而是一种浅薄。 

例如,招行与万科,真的已经具有了“象护城河那样”的坚不可催的竞争优势了吗?在行业高度景气的时候,是不可能看出来的! 我宁可相信正在经历行业上最艰难的时候,我们更容易看到真实的一面。

这并不是说巴菲特的思想不适应现阶段的中国投资人,而是我们应该汲取其观察企业的世界观或价值观,在中国这么个企业和经济环境中找到可信赖的投资对象。

                                                                                                  2006-11-28 22:43:16

  评论这张
 
阅读(13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